史威登堡神学著作

揭秘启示录 #120

120.“我必将那隐

120.“我必将那隐藏的吗哪赐给他吃”表智慧,同时行为中属天之爱的良善的归给,因而主与那些作工之人的结合。那些具有善行,同时将教义真理与行为相联结的人所享有的“隐藏的吗哪”是指诸如第三层天的天使所享有的那种隐藏的智慧。因为这些天使在世时既具有善行,同时也具有教义的真理,故在智慧上远远胜过其他天使,享有隐藏的智慧,因为这智慧铭刻在他们的生命中,而非完全存于记忆。因此,他们具有这样的性质,他们不谈论教义真理,而是行出来。他们之所以行出来,是因为别人一谈起真理,他们就会明白,而且还看到它们。爱之良善就归给他们,主与那些将教义真理与善行相联结的人结合,并以此在其良善中赋予他们智慧,这就是“将那隐藏的吗哪赐给他吃”。这一点可通过主的这些话得以证实:
神的粮,就是那从天上降下来赐生命给世界的。我就是生命的粮;你们的祖宗在旷野吃过吗哪,还是死了。这是从天上降下来的粮,叫人吃了就不死。我是从天上降下来生命的粮;人若吃这粮,就必永远活着。(约翰福音6:31-51)
由此可见,若他们唯独靠近主,主自己就是那将在他们行为中的“隐藏的吗哪”。或说“主”,或说“属天之爱的良善”,或说“属天之爱的智慧”,意思都一样。不过,这是一个奥秘,只要心灵被俗事的云层遮蔽,这奥秘就很难进入任何人的属世观念。但当心灵平静下来,处在阳光之中,它就会进入。这一点可见于《圣爱与圣智》全文。

灵魂与身体的相互作用 #1

ISB1.关于灵魂与

ISB1.关于灵魂与身体的相互作用,或一方进入另一方,或一方与另一方一起的运作,有三种观点和传统看法,它们都是假设。第一种被称为物质流注,第二种被称为属灵流注,第三种被称为前定和谐或预定和谐。

第一种,就是所谓的物质流注,来自感官的表象和由此而来的谬误,因为表面上看,好像影响眼睛的视觉物体流入并产生思维;同样,影响耳朵的言语流入心智,并在那里产生观念;嗅觉、味觉和触觉也一样。由于这些感觉器官首先接受从世界流入它们的印象,而心智看似根据这些器官所受到的影响而进行思考和意愿,所以古代的哲学家和经院学者便以为流注源于这些器官,并进入灵魂,从而采纳了物质流注或属世流注的假设。

第二种假设被称为属灵流注,来源于秩序及其律法,有些人也称它为偶然流注。因为灵魂是一种属灵物质,因而更纯粹,是在先和内在的;但身体是物质的,因而更粗糙,是在后和外在的;按照秩序,更纯粹的流入更粗糙的,在先的流入在后的,内在流入外在,因而属灵之物流入物质之物,而不是反过来。因此,按照秩序,进行思考的心智根据眼前的物体在眼睛上所引发的状态而流入视觉,心智也随意处理这种状态;同样,进行感知的心智照着言语在耳朵上所引发的状态而流入听觉。

第三种假设被称为前定和谐或预定和谐,来自推理官能的表象和谬误;因为心智在进行运作时与身体一起、同时随着身体行动。然而,一切运作先是连续的,然后是同步的,连续运作是流注,同步运作是和谐;例如,当心智先思考,然后说话时,或当它先意愿,然后行动时;因此,确立同步之物,却排除连续之物,这是推理官能的一个谬误。关于灵魂与身体的相互作用,除了这三种观点之外,不可能构筑出第四种观点,因为要么灵魂作用于身体,要么身体作用于灵魂,要么两者同时不断作用。

目录章节

目录章节

目录章节